坐落在靜岡縣熱海市的 MOA美術館,是一個將藝術、建築與自然完美融合的夢幻空間。自1982年開館以來,一直專注於東亞藝術的收藏與展示,館內收藏了約 3,500件藝術品,其中包含 3項國寶、67項重要文化財和46項重要美術品,涵蓋日本書畫、漆器、陶瓷等各種藝術形式。走進這裡,彷彿踏入一座充滿東方美學的秘境,每一件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,讓人沉浸在藝術的魅力之中,感受歷史與文化的深厚底蘊。
穿越時光隧道,踏入藝術殿堂
走進MOA美術館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七座長達200公尺的手扶梯,四周燈光柔和,空間靜謐,讓人彷彿步入時光隧道,心境也隨之沉澱,準備迎接一場藝術與美學的洗禮。當最後一段手扶梯抵達時,眼前豁然開朗,一座寬闊的廣場迎接著我。
沒有人可以躲過圓頂萬花筒的致命吸引力,這座裝置透過光影的折射,在不同角度下呈現變幻莫測的景緻,宛如一場藝術的魔法,讓人沉浸其中。無論站在哪個角度拍照,都能捕捉到如夢似幻的畫面,彷彿踏入一個繽紛的異次元世界,光是靜靜站在這裡,就可以感受到一股久違的幸福。
摩爾廣場裡靜靜佇立著英國雕塑家亨利·摩爾的作品《王與后》,流暢的曲線勾勒出生命的律動,為這座藝術殿堂增添現代感。簡約的日式建築風格結合現代設計,使這片廣場成為一個既寧靜又充滿藝術氣息的空間。站在廣場上,我的視線越過雕塑,迎向遼闊的海景。遠方的相模灣與天空交織,形成一幅壯闊的畫面。雨果曾說:「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。」在這片寧靜的藝術天地中,這句話似乎有了更深的體悟。
從入口開始遇見日本傳統文化
入口的大門來自日本漆藝界的「人間國寶」室瀬和美的創作,分別用了朱紅漆與黑漆塗製而成。這是杉本博司參考日本桃山時代(約四百多年前)流行的片身替風格所設計的,片身替是一種左右兩側採用不同花紋布料拼接而成的和服樣式,最初源於庶民巧妙利用舊布,後來演變成時尚潮流。這扇大門不僅展現了傳統漆器的色彩美學,也讓訪客從踏入美術館的那一刻起,就能感受到日本漆器與和服文化的交融。
穿過展廳,我來到望海大廳,一整面高達32公尺的玻璃幕牆映入眼簾,將遼闊的相模灣盡收眼底。海浪輕輕拍打著岸邊,陽光灑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,這片開闊的景致與館內的藝術氣息相互輝映,讓人不禁屏息欣賞,感受天地間的靜謐與壯美。
走進能樂堂,我被這座擁有檜皮葺屋頂與傳統入母屋建築形式的空間所吸引,舞台上方繪有蒼勁的松樹,日本人相信神明會降臨於松樹之上,因此這幅畫不僅象徵長壽與堅韌,也賦予能樂堂神聖的意涵。我在這裡駐足良久,想像著能劇演出時,演員身穿華美能衣,搭配悠遠的鼓聲與笛音,將觀眾帶入另一個時空的畫面。
黃金茶室則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,室內金光燦爛,每一寸空間都被金箔裝飾,重現了桃山時代茶道的奢華美學。能親眼見到黃金茶室,讓人更能體會日本茶道文化中「一期一會」的珍貴精神。
親眼見證三件國寶的文化洗禮
這次旅程恰好遇上三件國寶展出,感覺像是一場不可思議的偶遇,有如穿越時空隧道,直接走進一場震撼人心的藝術饗宴,不只是視覺的享受,更是一場深刻而珍貴的文化洗禮。
尾形光琳《紅白梅圖屏風》——江戶藝術的極致之美
這幅屏風畫運用金箔背景,流光溢彩,左側白梅、右側紅梅相對而立,形成和諧的對稱構圖。畫面中央的水流以柔和曲線呈現擴展效果,增添了畫面的流動感與空間層次。尾形光琳的「無輪廓線」技法,使梅花綻放得更為自然柔和。整體構圖充滿節奏感與裝飾性,是尾形光琳藝術巔峰之作,展現了日本繪畫美學的精髓。
野野村仁清《色繪藤花文茶壺》——京燒工藝的典範
這件茶壺造型圓潤飽滿,線條優雅流暢,展現江戶時代京燒陶藝的高超技術。溫潤的白釉上,以鮮豔的紅、紫、金、銀色彩勾勒盛開的藤花,使整件作品充滿生命力。藤花象徵著優雅與長壽,花串垂墜的姿態增添了畫面的律動感,與茶道講究當下體驗的精神相契合,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韻味。
古筆手鑑《翰墨城》——書道藝術的璀璨遺產
《翰墨城》集結了歷代名家的書法遺墨,宛如一座書法藝術的文化殿堂。一頁頁古老書卷,記錄了日本書道大師們的筆觸與風格,筆墨之間流淌著歲月的韻味。近距離欣賞這些珍貴的筆跡,不僅能感受到書法的靈動之美,更彷彿能聽見古人筆下流轉的心聲。
走出MOA美術館,我回首望向這座坐落於山巔的藝術殿堂,心中滿懷感激。這不僅是視覺的盛宴,更是心靈的洗禮,館外的廣場與周邊景致亦別具魅力,站在高處可俯瞰整個熱海市,遼闊的海景與四季變幻的山色交相輝映,形成一幅壯麗的自然畫卷,無論春櫻夏綠、秋楓冬雪,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的美景與意境,為參觀者帶來視覺與心靈的雙重享受。
【美遊記】一個享受旅行、放鬆身心的地方
留言列表